- Mob:
- 18263949788
- Add:
- 中国·山东
宗亲会,这个本应承载家族记忆与情感的精神家园,是否已在功利主义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?
宗亲会,本是凝聚血脉的精神共同体,是族人心灵的港湾,是文化传承的纽带。然而,如今它却逐渐异化。选举不再是对品德与担当的考量,反而成了财富的竞技场,会长职务被异化为获取资源的跳板。“谁钱多谁上位,而非谁心诚谁担当”,这种偏离 “重德重义” 传统的误区,正像蛀虫一般,一点点掏空宗亲会的内核,让其失去原有的温度与意义。
功利化的会长给宗亲会带来的伤害是深远且多方面的。其一,他们将公益平台变成了个人的生意场,在族人间进行利益交换、暗箱操作,比如利用宗亲会的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拉项目、搞垄断,严重破坏了族人间最基本的信任,让那份纯粹的亲情蒙上了利益的尘埃。其二,他们一味追逐短期利益,将宗亲会的资源用于谋取私利,像挪用宗亲会的捐款为自己购置房产、车辆等,而忽视了文化传承这一核心使命,导致家族的历史记忆出现断层,年轻一代对家族的根脉逐渐陌生,甚至连家族的传统习俗、家训都一无所知。其三,这种唯利是图的导向不断加剧宗亲会的空心化,曾经温暖的情感港湾,渐渐沦为冰冷的交易市场,族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越来越淡薄,宗亲聚会变成了互相炫耀财富、攀附关系的场所。
深究这一切的本质,是我们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,模糊了宗亲会的根本定位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:宗亲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,会长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老板。它的核心使命在于团结族人、传承文化、扶危济困,其非营利性、服务性的本质,与功利主义天生相斥。《论语》有云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 会长之职,首重其德。唯有推举那些真心实意、甘于奉献的引领者,宗亲会才能重拾凝聚力,找回失去的初心。这样的人不一定最富有,但一定最愿为家族付出,比如主动为贫困族人提供帮助、积极组织家族文化活动等;不一定最有权势,但一定最能得到族人的真心拥护,在族人遇到困难时,大家愿意向他倾诉并寻求帮助。
要重建宗亲会的纯洁性,需要双轮驱动。
一要建立更科学的选举机制,增大 “公益心” 和家族情怀的权重。在选举标准中,应将候选人对家族公益事业的投入程度作为重要指标,可通过量化其过去五年内为家族公益项目(如助学基金、扶贫济困活动等)的捐款金额、参与时长来评估;对家族文化传承的热情与行动也不容忽视,考察其是否主动学习家族历史、参与族谱修订工作、组织或参与家族传统节日活动等;在族人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凝聚力,可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其他族人对其的评价。而非仅仅看其财富多少、权势大小。可以设立专门的选举委员会,成员由不同年龄段、不同职业的族人代表组成,确保其公正性和代表性。制定详细、透明的选举规则,包括候选人的资格审查流程(如无违法犯罪记录、无损害家族利益行为等)、投票方式(采用无记名投票)、计票公开等环节,让每一位族人都能参与到选举过程中,确保选出的会长是真正能为家族谋福祉、传承家族精神的人。
二要健全监督机制,杜绝以公谋私,让宗亲会的财产和情感都不被滥用。要成立独立的监督小组,成员由族内德高望重、公正无私的长辈和有公信力的族人组成,明确其职责和权限,不受会长及其他宗亲会负责人的干预。监督小组对会长及宗亲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,如检查宗亲会组织的活动是否符合其宗旨、是否存在形式主义等;对财务收支进行全程监督,包括审查每一笔收入的来源是否合法、支出是否合理、票据是否齐全等。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,每月在宗亲会的官方网站、微信群等平台公布收支情况,详细列出收入项目(如捐款、活动报名费等)和支出项目(如活动场地租赁、物资采购等),接受族人的查询与监督,对于族人提出的疑问,监督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。同时,明确会长及相关负责人的权责范围,比如会长无权擅自处置宗亲会的固定资产、无权将宗亲会资金用于非公益项目等,对以公谋私、损害家族利益的行为制定严格的惩戒措施,轻则警告、撤销职务,重则追究法律责任,从制度上筑牢防线,保护宗亲会的财产安全和族人的情感不被辜负。
家族的价值从来不在财富的堆砌,而在文化的延续与精神的传承。当我们重新领悟 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” 的深意时,宗亲会才能回归本真 —— 成为族人值得依靠、愿意奉献的永恒港湾。别让金钱绑架了血浓于水的亲情,别让利益腐蚀了家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基。唯有深深根植于对家族的情怀,让奉献的枝叶繁茂生长,方能守护好每个族人心中那份珍贵的乡愁与归属,让宗亲会在时代的浪潮中,始终闪耀着温暖而纯粹的光芒。
(编辑:庄建伟)
()